Kaiyun·开云 (中国) 官方网站 - 筑梦欧洲杯体育

欢迎访问Kaiyun·开云运动饮料有限公司官网!距离2024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开幕还有:361天 2024年5月22-25日 中国·南昌绿地博览中心

电解kaiyun官网开云质_

  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H2O+H2O H3O +OH + — 但是我们一般情况下简写为:H2O H +OH -7 + - 室温时,1L 纯水中测得只有 1×10 molH2O 发生电离,即 c(H )=c(OH –)=1×10 7mol/L + 而我们又把 c(H )×c(OH –)的积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用 KW 表示 + - 室温时 KW=c(H ) ·c(OH –)=1×10 14 + - 1)水分子能够发生电离,水分子发生电离后产生的离子分别是 H 和 OH ,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所占比例很小 + - - 2)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水的 KW 增大,100℃时,Kw =c(H ) ·c(OH )=1×10 12 ( + ( 3)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和盐的稀溶液,任何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c H )与 c OH –)总是相 等的 + - + - 4)含有 H 的溶液不一定是酸,同样含 OH 的溶液也不一定是碱,在任何水溶液中都存在 H 和 OH ,溶液显酸性、 + - 中性、还是碱性,主要由 c(H )和 c(OH )的相对大小决定 + - 5)在酸、碱和盐的稀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也就是水溶液中都是 H 、OH 共存的。水溶液中都存在 Kw= + - - c(H ) ·c(OH ) (25℃时 Kw =10 14) + - - 6)酸、碱由于电离产生的 H 或 OH 对水的电离平衡起抑制作用,使水的电离程度减小,而某些盐溶液中由于 Ac 、 + + - NH4 等“弱离子”因结合水电离出的 H 或 OH 能促进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但无论哪种情况,

  A.苯酚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 B.等体积、等浓度的 Ca ( HCO3 ) 2 溶液和 NaOH 溶液混合

  注意:不同体积的溶液相互混合时,混合后溶液的体积都会发生改变,但在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时,我们可近似

  认为体积具有加和性,即混合后体积等于原体积的和,当题目给出混合后溶液的密度时,则不能运用体积的 加和性来计算溶液的体积,而应该用质量与密度的关系求算溶液的体积。 4)稀释过程溶液 pH 值的变化规律: 1、强酸溶液:稀释 10n 倍时,pH 稀=pH 原+n (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 7) 2、弱酸溶液:稀释 10n 倍时,pH 稀<pH 原+n (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 7) 3、强碱溶液:稀释 10n 倍时,pH 稀=pH 原-n (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 7) 4、弱碱溶液:稀释 10n 倍时,pH 稀>pH 原-n (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 7) 4、氢氧根离子浓度指数 pOH pOH (氢氧根离子浓度指数) 是和 pH 相对应的表示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活度的概念, 定义如下: 当在 298K (25℃) + - -14 + - 的时候, 水的离子积 Kw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H ) c ·(OH ) =10 因为 log Kw = log c (H ) log c (OH ) 所以此时 pHpOH=14。 , pOH 值指的是溶液的碱度,以溶液中 OH (氢氧根离子)浓度来表示 ,与 pH 所表示的溶液酸度相对应,pOH 等 于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的负常用对数,即:pOH=-lg[OH-]。 根据 pOH 值可以计算出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25℃的水溶液中, pOH 与 pH 值关系: pHpOH=14.0, 所以, pH =14.0-pOH ,在计算碱性溶液的 pH 时可以先计算出溶液的 pOH,再根据 pH =14.0-pOH 计算出溶液的 pH。

  5、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 指示剂 石蕊 甲基橙 酚酞 <5 红色 <3.1 红色 <8 无色 变色范围的 pH 5~8 紫色 3.1~4.4 橙色 8~10 浅红 >8 蓝色 >4.4 黄色 >10 红色

  五、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 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的比较, 主要是根据电离和水解的有关原理进行判断的。 当溶液中同时存在弱电解质的电离 平衡和相对应的弱离子的水解平衡时,具体视混合溶液的酸碱性而定。 除此之外,在考虑化学问题时,应建立起平衡的思想,如在进行稍复杂的离子浓度比较时,还应考虑以下两个平 衡关系: (1)电荷平衡: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值相等。 (2)物料平衡:某一微粒的原始浓度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所拥有该微粒的浓度之和。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3.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离子方程式反映了离子反应的实质; (2)它不仅能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3)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比较

  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 “一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 “二改”把可溶性强电解质拆写成离子符号,把弱电解质、难溶物、气体、单质和氧化物仍写为分子式或化学式。 (3) “三删”删去方程式两边相同的离子。 (4) “四查”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2、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酸 碱 → 盐 水 盐的类型 强酸强碱盐 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 弱酸弱碱盐

  1.实质:盐 离子 H 或 OH 弱电解质 化学反应 2.规律: 谁弱谁水解 谁强显谁性 都强不水解 都弱都水解 3.水解方程式:盐 水 碱 酸 – Q (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4、某酸性溶液中只有 Na 、CH3COO 、H 、OH 四种离子。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由 pH=3 的 CH3COOH 与 pH=11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 B.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 NaOH 溶液和 CH3COOH 溶液混合而成 - + - + C.加入适量 NaOH,溶液中离子浓度为 c(CH3COO )>c(Na )>c(OH )>c(H ) - + + D.加入适量氨水,c(CH3COO )一定大于 c(Na )、c(NH4 )之和 5、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 、Mg2、Ba2、CO32 、SO42 ,现取 三 份 100 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 AgNO3 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 NaOH 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 0.04 mol (3)第三份加足量 BaCl2 溶液后,得干燥沉淀 6.27 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 2.33 g。根据上 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K 一定存在 B.100 mL 溶液中含 0.01 mol CO32 - C.Cl 可能存在 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6、有一澄清溶液,其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H 、K 、Na 、Mg 、Ba 、NH4 、Fe 、SO4 、CO3 、Cl 、I 中的某几种, 进行如下实验: (1)用 pH 试纸检验,试纸呈深红色。 (2)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氯水后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少许 CCl4,振荡、静置后液体分层,下层呈黄绿色;向另 一份中加入 AgNO3 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另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 NaOH 溶液至过量,在滴加过程中未发现有沉淀生成。 (4)取(3)所得碱性溶液,加入 Na2C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5)取(3)所得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据以上判断,该溶液中肯定含有 离子, 离子不能肯定是否存在。

  一、电解质、电离 1、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1)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2、电解质的电离 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离解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为离子 4、电离方程式 (1)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书写:中间用“→”表示完全电离。 (2)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书写:由于不完全电离,中间用“ ” 可逆符号表示。 5、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 一定条件下,当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平衡状态。 (2)电离平衡的特点 ①“动” ②“等” v(电离)=v(结合)≠0 ③“定” 各微粒浓度不再变化 ④“变” 电离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移动 6、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浓度——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小,平衡向右移动, 电离程度增大;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 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只要温度不变,KW 就不变 2、溶液的酸碱性和 pH + - 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 c(H )和 c(OH )的关系: + - - 中性溶液 c(H )=c(OH )=1×10 7mol/L + - + - 酸性溶液 c(H )>c(OH ) ,c(H )>1×10 7mol/L + - + - 碱性溶液 c(H )<c(OH ) ,c(H )<1×10 7mol/L + + - 但由于我们经常用到 c(H )很小的溶液,如 c(H )=1×10 7mol/L 的溶液,用这样的量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的强 + 弱很不方便。为此,化学上常采用 pH 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pH 表示 c(H )的负对数,那么,溶液的酸碱性 + 与溶液的 pH 值的关系为:pH=-lg[H ] + - 中性溶液 c(H )=1×10 7mol/L pH=7 + - 酸性溶液 c(H )>1×10 7mol/L pH<7 + - 碱性溶液 c(H )<1×10 7mol/L pH>7 + - + - 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中 c(H )与 c(OH )的相对大小,当 c(H )>c(OH )时,溶液显酸性, + - + - 当 c(H )< c(OH )时,溶液显碱性,在未注明条件时,不能用 pH 值等于多少或 c(H )与 1×10 7mol/L 的关系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一般未注明条件都是指常温 2)酸溶液不一定就是酸,也可能是某些盐溶液,同样,碱溶液也不一定是碱 + - 3)水中加酸或碱均抑制水的电离,但由水电离出的 c(H )与 c(OH )总是相等 + - + - 4)任何电解质溶液中,H 与 OH 总是共存,c(H )与 c(OH )此消彼长,但只要温度不变, + - 则 Kw =c(H ) ·c(OH )不变 + - + 5)酸性溶液中 c(H )越大,酸性越强,pH 越小;碱性溶液中 c(OH )越大,c(H )越小,pH 越大,碱性越强 6)pH 的适应范围:稀溶液,0~14 之间 3、混合液的 pH 值计算方法公式 + + 1)强酸与强酸的混合:先求[H ]混,将两种酸中的 H 离子数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 + + + [H ]混 =([H ]1V1+[H ]2V2)/(V1+V2) - - 2)强碱与强碱的混合:先求[OH ]混,将两种酸中的 OH 离子数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 - - - + [OH ]混=([OH ]1V1+[OH ]2V2)/(V1+V2) (注意:不能直接计算[H ]混) + - + - + + 3)强酸与强碱的混合:先据 H +OH =H2O 计算余下的 H 或 OH ,如果 H 有余,则用余下的 H 数除以溶液总 + - - - 体积求[H ]混;如果 OH 有余,则用余下的 OH 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OH ]混,再求其它kaiyun登录入口登录